外婆心中的闹钟
文/孙兴华
母亲昨天打来电话,说外婆的病情加重了,现在只能躺在床上,无法活动。大小便都已失禁,每天都要有专人陪护。放下电话,我的眼睛模糊了。外婆呆呆地坐在椅子上,望眼欲穿的样子再一次映入我的脑海。
上个月,得空专程去看了看外婆。外婆佝偻着坐在一把椅子上,头发蓬乱,手脚明显有些浮肿,身上、脸上却出奇地瘦。见到我的那一刻,外婆惊呆了,浑浊的眼睛里蓄满了泪水。许久,才抹了把泪惊叫了声:“孩子,你终于来看外婆了。”那一声惊叫,使我再也无法控制内心的歉意,任凭泪水恣意地流,藉泪水洗刷我迟孝的心;那一声惊叫,仿佛又把我拉回到了童年时代,外婆每天叫醒我去上学的情景。
在我三岁那年,由于弟弟的出生,我不得不离开父母而随外婆居住,一直到我读初中为止。所以说,我的童年时代,是在外婆的呵护下,快乐得度过的。
上小学的时候,每天天刚蒙蒙亮,外婆就会把我从睡梦中叫醒。揉揉惺忪的睡眼,我便能闻到面条散发出的阵阵香味。吃完面条,外婆总要帮我挎上书包,送我到大门外,临走还不忘叮嘱:放学就回家,别在外面玩。
和外婆叙说起童年往事时,忽然生出一个疑惑:当时贫困的外婆家没有钟表,她是凭借着什么每天下一碗热腾腾的面条,再叫醒我起床还晚不了上学时间的呢?
外婆呵呵笑着说:“外婆有闹钟啊。”我更加疑惑地问:“我怎么从来没见过呢?”外婆说:“我的闹钟在心里”,外婆指指心口窝说:“那个时候,我就常常在心里说,天亮之前一定要醒来。所以,每天天亮之前,我都会准确无误地醒来。”
我心里一惊,换作已为人父的我,倘若抛开所有的叫醒设备,我能否惊醒在每天天亮以前,然后煮上一碗饱含亲情的面条,再叫醒儿子,幸福地看着他吃完面,送他上学的时候不忘把“放学就回家”的嘱咐传达给他呢?答案却是否定的,没有闹钟,我如何醒得来?仅靠一个信念,就能在准确的时间做出准确的判断,又岂是一两天的功夫所能练就?
“孩子,你终于来看外婆了。”外婆的那一句惊呼呵,就像她心里的那只闹钟一样,再一次将我叫醒。
“莫做迟孝人,莫行假善事。”这个周末,我一定要回到外婆家,给外婆带上温暖的关心,送上温暖的祝福。
等我,外婆!
(已发淮河晨刊2010年9月2日)
上一条:送儿子入园 | 下一条:星普传动株式会社到访山东信发液压 |